编者按:经济新常态下,以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持续引领着我国经济朝向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指引下,民营企业如何突破规模增长和发展的瓶颈,尽可能减少疫情带来的冲击与影响,充分发挥机制活力,成为当下的重要研究课题。
在江苏宜兴,有这样一家企业,始终与时代同行,与国家同频共振,紧跟市场导向,主动转变思路,积极应对新挑战,努力抓住新机遇,全面实现新突破,深耕能源行业数十载,向着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、智慧城市服务商不断迈进。这,就是远东控股集团。
让我们追寻远东寻梦足迹,探索时代浪潮下民营企业如何坚定信心,趟开步子做大做强,从小舢板成长为大航母。
本期,让我们重温远东创业梦,走进那段被历史镌刻的峥嵘岁月。
- 创业梦 -
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
“创业要克服‘小富即安’的思想。”远东控股集团创始人、董事局主席、党委书记蒋锡培如是说。
1985年,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展开的重要时期,蒋锡培用20多万元家底创办了远东控股集团的前身——宜兴市范道仪表仪器厂,这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催生的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。
可是天不遂人愿,几年下来,蒋锡培第一次创业以负债将近20万元而告终。但是,不屈不挠的蒋锡培却始终没有放弃创业梦。
1990年,创办范道电工塑料厂
随后,机缘巧合之下,蒋锡培进入线缆行业。吃苦耐劳,头脑灵活,蒋锡培迅速积累了原始资本,并于1990年,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自筹资金180万元,征地3亩,带领28名亲朋好友,在宜兴市范道乡创办了范道电工塑料厂。
1990年5月,第一根电线产品下线
同年5月,远东第一根电线产品下线。之后,蒋锡培带领创始人团队向内抓生产管理,向外抓市场拓展,成立当年就实现营收400多万元。
1991年,远东营收达到1800多万元,并在北京、青岛、天津、苏州、芜湖、淮北等地开设了近20家经营部。
接着,远东开始“靠大联强”,以“零障碍”搭建合作平台,与政府达成改制协议,与电力行业国有企业合作办厂,收并购其他企业,学习借鉴其在管理、人才、市场、资源等方面的经验。
在这一过程中,远东由单一是线缆向能源服务、锂电、机场建设、电力设计、工业互联网等多个产业拓展,形成了以智能缆网产品和服务为主业,全面布局能源行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,确立了集团化、多元化的经营模式。
创业初成,接下来远东又面临着怎样的冲击?进行了怎样的变革?
下一期,让我们共同回顾远东更加跌宕起伏的发展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