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远东大讲堂—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级研修班”自开班以来,学员学习热情高涨,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既能洞悉行业发展趋势,又能找到企业运营中的问题痛点,共同与导师交流学习,理论知识结合实践应用,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鲜活的案例。
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4-7课时的精彩内容
第四课:
“5机”融合——助力工业信息化升级
王 法
■ 华为公司中国区
■ 5G创新部部长
1. 第四次工业革命
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,将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,从机械化、数字化,逐步升级为自动化、智能化。工业互联网则是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。工业革命的升级转换,急需打破传统生产流程,升级生产模式,急需OT与ICT深度融合。
由5G、计算、云、AI、行业应用“5机”融合助力行业信息化升级,打通了产业互联网的任督二脉。以5G为代表的“连接”和以AI、云为代表的“计算”,成为行业的数字化底座。
2. 5G是产业互联网升级的必由之路
简化工厂网络建设和运维,构建5G全连接工厂-园区、数字工厂的网络层次,是整个行业的刚需要求。“云”成为行业客户的必选和首选,工业互联网的推进,将逐步打开企业上云的市场空间,用云化替代现有的服务器,加速发展。
5G技术80%的应用在物联网特别是工业互联网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,要利用5G技术更好地帮助工业企业建立起内网,推进生产企业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进程,推动5G从应用物流、健康等生产外围环境向仿真、控制等内部环节延伸,使应用程度不断拓展。
AI技术逐步深入应用到行业的全业务流程。通过端边协同,打造“5G+AI”的全场景解决方案,是目前主流的应用技术。
3. 5G技术应用场景分析
5G开启2B市场经济盛宴,网络部署架构成为探索重点。工业制造业是5G落地的第一需求,行业碎片化、降低网络成本及5G应用尽快落地的需求都亟需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面向行业的5G网络架构。
通过5G技术高速率、低时延、大连接的三大特性,构建通用的场景化解决方案,以不变应万变,目前通过梳理,工业场景主要有八大场景:工业机器视觉、数采/加载、AGV调度、AR/VR、远程控制、高清视频、移动巡检、C2C控制。
世界5G看中国,中国5G看2B,抓住战略机遇,做大做强5G产业,是全产业链的共同责任。
第五课:
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铁三角模型及应用实践
顾 建 党
■德国菲尼克斯电气集团执委
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
1.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铁三角模型
数字化转型由技术与数字化运营体系、战略与数字化商业模式、人才与数字化组织能力这三部分构建起相互关联、相互支撑的铁三角体系。
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受到外部技术变革的驱动,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去打造数字化的运营体系,在企业核心战略的引领下,基于新的数字技术形态去重塑企业战略,打造数字工业时代的数字化商业模式,继而打造数字化人才组织能力。
2. 数字化转型中对铁三角模型的应用
数字化战略的引领是菲尼克斯在非常态下,取得非线性增长的最根本的驱动要素,也是对过去5-8年艰难探索的最好回报。融合内外部的能力,同时把产业生态伙伴的能力结合起来,从过去的产品创新到数字化赋能,再到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,通过内部能力的打造,生态能力的构建,打造智能制造与数字工业整体解决方案。
3. 技术与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
从传统工业到数字工业的转型,要把握四大趋势:硬件+软件的融合,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。信息化+数字化有机的融合,会成为数字工业的根本特征。产品+服务越来越成为数字工业的发展趋势。分工+内外部融合将产生新的竞争。
数字化赋能全价值链运营体系,把企业的战略、业务、流程、IT、数据、运营、组织有机结合在一起,最终就能够打造以数字化能力为支撑的卓越的运营体系。任何一个企业的转型必须以真正投资未来,真正改变自己,牺牲短期利益为基础,打造企业在数字化时代新的竞争力,当真正的数字化能力能够融入到企业的运营体系、商业模式和组织能的时,这时候的价值和突破就值得我们去期待。
在新常态倒逼、新技术焦虑、新时代引领的条件下,工业人要捍卫我们的工业文明,当我们的企业发展还不错的时候,要坚定的拥抱数字工业新时代,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去推进数字化转型。
第六课:
《工业大数据的价值与应用》
郭 朝 晖
■优也首席科学家
1. 数字化的意义:从经济的高度看
数据创造价值,必须通过业务活动、解决业务问题、提高企业竞争力,最终创造价值,同时,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改变业务并且创造业务价值。
2. 大数据的应用:从智能的体系看
大数据、AI技术可以使感知决策能力提升,大批量实时数据由算法来处理,算法发现问题推送给人,人实时决策,重构人和机器的界面,利用大数据可以使企业的管理效率有本质的提升。而智能化的本质就是管控一体化,工业智能化其实就是把人的知识变成机器的代码,大数据的作用就是完善这种逻辑去促进智能化的升级。
3. 典型技术问题:数据分析与建模
分析与建模的本质都是通过数据来获得知识。数据分析的思路就是让算法站在人类认知的肩头。
而理想的机理模型是要保证正确性、精度与有效范围是一致的。根据现场的需求,通过平衡精度、范围、可靠性来建模。在大数据背景下,通过足够多的案例中对知识的提炼,可以把个性问题转化成共性问题,进而形成知识的共享。
4. 与业务的结合:数据为管理赋能
管理能力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质量、成本、效率,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状况。管理定义技术的边界,智能化技术重新定义管理和控制的关系。智能化管理的步骤是能看见、可追溯、透明化、智能化。数字化能让管理能力极大的加强。
5. 基础条件保证:战略机制与平台
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作用是持续改进的载体,让过程简单、工作量小、风险小、速度快,适合“精益化的推进”。通过收集数据、沉淀知识、推动智能,提高灵活性、降低风险和成本。
第七课:
《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》
张 启 亮
■徐工信息创始人、CEO
1. 工业互联网的认知
从国家层面来说,工业互联网是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支撑,是两化融合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,同时也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。两化融合是主线,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,工业互联网是切入点。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焊接点。
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、网络互、智能化需求,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、汇聚、分析的服务体系,支撑制造资源凡在链接、弹性共计、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。
2.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四大应用场景
● 面向工业现场生产过程的优化
● 面向企业运营的管理决策优化
● 面向社会化生产的资源优化配置与协同
●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优化
3. 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
● 工业APP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。
● 谁掌握大数据,谁掌握未来。大数据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竞争资源。
● 沉睡的数据没有任何价值,只有被加工的数据才有价值。
● 应用场景是工业互联网进步的主要推力,以客户痛点为导向,来牵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新,为客户创造价值。
● 安全问题正逐渐变为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瓶颈,需要从政府层面进行有效引导。
工业互联网平台+算法+数据,定义制造业。
● 复合型人才是工业互联网创新的不竭动力。
回顾了5G 、AI等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应用、将大数据融入企业数字化建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等精彩内容的分享,如何将这些技术经验应用到实践中去,将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。
请持续关注远东大讲堂——
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高级研修班,
精彩课程还在继续,
更多的行业大咖将做客直播间,
分享技术案例与行业痛点,
与大家一起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。
扫下方二维码,即刻加入精彩课程